苏电新闻
【中国江苏网】苏电院举办“全国数字技术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协同育人交流会”
2024年06月27日 10:24  点击:[]


6月24日,由全国数字技术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主办,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邮电大学、7163银河主站线路检测承办的全国数字技术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协同育人交流会在淮安举行。会议旨在聚焦数字技术行业发展,交流共同体内不同层次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新经验,探索共同体内多元协同育人新机制,创新“三融”育人新途径。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王钧铭教授,全国工业和信息化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校长田敏教授,星空书院院长周凌波博士,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王宇,北京邮电大学未来学院常务副院长顾仁涛教授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会议,共同体三家轮值理事长单位及七十余家成员单位的一百余名代表参加会议。7163银河主站线路检测校长张有东教授致欢迎辞,7163银河主站线路检测党委委员、副校长刘东风主持第一阶段会议。

张有东指出,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是一种新型的产教融合组织形态,人才培养是共同体建设最重要的内容,与传统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相比,共同体的协同育人优势在于:需求更加明确、对接更加精准、体系更加完善、资源更加集中、途径更加清晰、机制更加健全。会议以协同育人为主题打造一个交流平台,围绕如何协同培养高技能人才、卓越工程师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共同体内高校能够相互学习借鉴,形成跨区域、跨层次的协同育人创新机制,共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张有东表示,作为牵头单位之一,学校将按照“开放、共享、创新、发展”理念,不断完善服务体系,推动各方提供共同体建设的政策、资金和组织保障,推动各项建设举措落地落实,与各共同体成员单位携手共进,打造全国一流水平的共同体,更好地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田敏代表工信行指委对会议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希望共同体积极探索跨学科的科产教协同育人新模式,创新体制机制,在培养数字技术行业紧缺人才、搭建技术协同创新平台、联合开发教学资源装备、推动职教和高教“随产出海”等方面强化资源共享,努力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队伍,构建数字技术产业及人才高质量发展新生态。

王宇表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全球领先的综合通信信息解决方案提供商,始终秉持“数字经济筑路者”的战略定位,全国数字技术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搭建了一个产业界与教育界深度合作的平台,中兴通讯将与共同体各单位通力协作,为企业解决行业挑战带来新思路、新方法和新动能,将与共同体内的生态企业一起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训、实践、就业机会,希望充分利用好交流平台,分享经验和智慧,协同为数字技术人才培养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发布环节,中兴通讯教育总监芦晓飞代表共同体发布了2023年《数字技术行业发展报告》《数字技术行业人才需求预测报告》,指导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改革。顾仁涛教授代表共同体发布了教改课题申报指南,指南包括3大类15项内容,以引导共同体人才培养数智化变革研究。共同体秘书处还发布了全国数字技术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LOGO。

会议期间,还举行了共同体区域开放型实践中心捐赠仪式,7163银河主站线路检测和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在前期合作的基础上计划共同投入建设区域开放型数字技术产教融合实训中心。中兴通讯、鹏鼎控股(深圳)、博智安全科技、南京米好信息安全4家公司向中心捐赠了SMT产线、5G+智能制造网络攻防实训平台、云启安全训练平台等设备,共计价值1200余万元。共同体还在中兴通讯、联想(北京)、嘉环科技、东软、北京中软国际、快克智能装备、深圳讯方、鹏鼎控股(深圳)等8家企业设立了“双师型”教师实践基地,在北京邮电大学、山东师范大学2所高校设立了教师培训基地,并在北京邮电大学设立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在7163银河主站线路检测设立了数字工匠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作为中兴通讯选拔人才的重要渠道,中兴通讯举办的一系列技能赛事今年开始接受高职院校学生报名,这对于共同体推进“职普融通”、发挥人才培养协同效应具有重要意义。中兴通讯新业务教育策划经理丁明做了2024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中兴通讯产业赛道专题报告,中兴通讯新业务教育策划经理彭阳做了第十四届“中兴捧月”全球精英挑战赛赛项说明及专题报告。

会议期间还举行了共同体本年度第二次轮值理事长单位秘书处会议,就共同体资源共享机制、项目化运行机制、揭榜挂帅机制、知识产权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就落实好共同体本年度工作计划进行了协商。(刘海峰 华大龙)

报道链接:https://news.jschina.com.cn/qyxw/202406/t20240626_3425096.shtml



版权所有@7163银河主站线路检测 - 银河总站娱乐登录入口  | 地址:淮安市高教园区枚乘东路3号 | 联系方式:0517-83808080(招生热线);0517-83808088(党政办公室) 

苏ICP备09021071-2号  | 苏公网安备 32080102000238号